掃碼點餐是如何發展起來的?
互聯網時代,手機點餐為餐飲行業帶來了新機遇,點餐方式迭代升級,是餐飲行業互聯網化的重要體現,手機點餐成為助力餐飲服務升級的新趨勢。
如今,手機掃碼點餐在州城部分餐廳已經“上線”,雖然大部分餐廳還保留著紙質菜單,但手機點餐正成為新的潮流趨勢。手機點餐不用排隊、自助便利、可預約的特點,完全顛覆了傳統費時費力的點餐體驗。
掃碼點餐興起 仍保留紙質菜單
“您好,點餐請掃餐桌上的二維碼。”在州城施南古城的一家火鍋店,店員正向顧客介紹掃碼點餐方式。
9月9日,恩施晚報記者到該店體驗了掃碼點餐服務。到店后,用手機掃餐桌上的二維碼,即進入點餐界面,里面有鍋底、特色菜品類、牛羊肉涮品類等近10類菜品供顧客選擇,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,顧客在對應的菜品上選擇份數。點餐時,界面上有菜品照片,給顧客直觀的感受。點完餐后選擇下單,點餐完成,如餐中需加菜,可再次進入點餐系統選擇添加。就餐完成,通過手機點餐系統結賬即可,也可前往收銀臺結賬。
“掃碼點餐非常方便,只需用手機掃一掃餐桌上的二維碼即可完成點餐,菜品的分類、價格、照片一目了然,付款也可以在手機上直接支付,免去了去前臺結賬的麻煩。”該火鍋店負責人趙先生說,餐館人多的時候,顧客點餐會等很久,所以手機掃碼點餐,可以節省很多時間。
“我個人不喜歡點餐時服務員在旁邊等候,會覺得很麻煩別人。點完餐后如果發現要續加其他的,可以直接在手機上下單,這樣就避免了找不到服務員或大聲呼喊服務員的尷尬情況。”正在該店吃火鍋的市民肖曉敏說。
手機掃碼點餐雖方便快捷,但有的市民還是習慣用紙質菜單點餐。“比如說,有的顧客對手機使用不熟悉,掃碼點餐對他們來說可能不太方便;有的顧客為了招待客人,喜歡用紙質菜單,感覺這樣比較正式,又可以與客人交流。”趙先生說,考慮到這些因素,他們還是將紙質菜單保留。
當日,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,州城部分餐廳實行了掃碼點餐服務,但餐廳依然都保留了紙質菜單供大家點餐使用。
掃碼點餐受80后、90后青睞
記者走訪發現,年輕人對手機掃碼點餐這種點餐方式更為接受,是80后90后是手機掃碼點餐的主力軍,他們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,并且能很快適應。
當日,記者在硒都茶城附近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,部分年輕人表示掃碼點餐方便、快捷,也有部分市民認為,傳統的菜單點餐方式并不復雜,也更有“人情味”,特別是請客吃飯時,顯得更為正式。
90后王雯表示,到餐廳用手機點餐很方便,有的餐館用餐人數很多,手機點餐更能體現出它的便捷,既免去等待服務員拿取菜單的時間,又能直接在手機上結賬。
“手機掃碼點餐對我們來說操作簡單,有時去餐館吃飯,服務員太忙,根本顧不著哪一個,只能坐在那里等,加菜時反復呼叫服務員,會覺得不好意思,但手機點餐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。”在校大學生李墨涵說道。
“對于我們經常請客吃飯的人來說,不太喜歡手機掃碼點餐的方式。拿個手機點菜,感覺有些不正式,對客人也不禮貌。”70后市民趙文忠說,點餐時還是要服務員在身邊比較好,有些忌口的調料可以和服務員溝通。
火鍋店負責人趙先生說:“使用手機點餐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,80后、90后居多,其中女性人數相對高于男性。”
“來吃西餐的人中,年輕人比較多,所以我們很早以前就開始使用手機點餐的方式,顧客可以自己掃碼點餐,用完餐后直接手機支付,不用去前臺結賬,這樣就避免了客流量高峰期時排隊結賬的問題。”位于新天地的一家西餐廳服務人員表示。
掃碼點餐加快餐廳運轉
在用餐高峰,點餐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,有的顧客看菜單慢,有的顧客催著下單,稍不留神就會造成客戶不滿。而使用手機掃碼點餐,對消費者來說,可以免去等待時間;對商家而言,降本增效成果顯著。
位于州城航空路一家火鍋店內,每張餐桌都貼上了點餐二維碼。顧客手機下單后可直接支付,不必再去前臺結賬。
“從去年起,我們與手機點單服務商合作,實現手機點餐,不再設服務員點餐環節,到店后,顧客掃碼點餐,不但節省了人力,也節省了消費者的排隊時間。”該火鍋店相關負責人介紹,過去餐廳對服務員的需求量很大,引入手機點單后,對服務員的需求有所降低。
“最初我們也擔心手機點單會降低服務品質,所以只拿出一排餐桌實驗。在試運行的1個月里,顧客反響不錯,去年9月份,我們店全部實施手機點餐。”據介紹,實施手機掃碼點餐后,該餐廳每桌顧客點餐時間減少約10分鐘。
位于湖北民族大學附近一家餐館的老板張峰表示,手機點餐還能附上菜品圖片,讓顧客選擇菜品時更加簡單。另外,紙質菜單點菜,顧客和服務員都很容易搞錯,顧客勾選菜品時勾錯位置,服務員還要再次確認顧客點的菜。而且,紙質菜單的大量使用,本身也是一種資源浪費。
轉載請帶上網址:http://m.fzjarx.cn/diancan/1044.html